主要研究方向:
航天器姿态控制惯性执行机构,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技术,原子陀螺与原子磁强计技术,磁悬浮电机技术及其应用
个人简介
房建成,男,1965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我国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优秀中青年专家,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新型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首批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常务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惯性仪表与元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航空学报》、《中国惯性技术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和《光学精密工程》编委。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和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近五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民用航天科研专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和各类基金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源14篇,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已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排名第1)。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3)、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各1项、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围绕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武器系统精确打击、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国防特色)重大需求,带领团队,打破国外封锁、坚持自主创新,在飞行器导航、航天器姿态控制等技术领域取得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使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近五年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博士生,包括全国百篇优博提名1名,北京市优博2名以及国家科技奖励的获得者多名。